新课程 新课程杂志社
欢迎访问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通知公告

“酸的通性”教学片段(一)
http://www.chinaxinkecheng.cn       点击:1562

◆关文信

师:(演示实验:向盐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同学们知道,盐酸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多种粒子,那么是其中的哪种粒子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呢?我们今天就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这个内容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给大家时间研究与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到前面来汇报,要先讲明设计方案,然后亲自做实验验证,最后报告结论。
(组内踊跃讨论,积极想点子,分工明确,有的说,有的记,有的向老师询问或上台查看有没有他们所需药品等等。最后有三个小组上台展示。)
点评: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从狭窄的思路中解放出来,思维产生碰撞,能共同探索难度较大的需合作的问题,能提高思维的效率和探究的效果。
第一小组汇报:
生1:(讲解实验方案及设计思路)我们的实验方案是这样设计的: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所以先分别取水、硫酸钠、氢氧化钠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看其如何变化,这是试验的水分子的性质,因为它们三种溶液中共同的粒子是水分子。再分别取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看其如何变化,这是试验的氢离子的性质,因为它们三种溶液中共同的粒子是氢离子和水分子,而水分子已经得到证明;再分别取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看其如何变化,这是试验的氯离子的性质,因为它们三种溶液中共同的粒子是除水分子以外的氯离子。
生2:(进行演示实验,由其他二生配合,讲解操作步骤并报告实验现象。)分别取水、硫酸钠、氢氧化钠三种溶液各2ml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溶液都不变红;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各2ml,再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变红;再分别取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三种溶液各2ml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溶液都不变红。
生3:(分析实验现象并报告实验结论)第一组试管中的共同粒子是水分子,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证明水分子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第二组试管中的共同粒子是水分子与氢离子,这一组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而水分子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氢离子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第三组试管中的共同粒子是水分子与氯离子,这一组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氯离子也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最后得出结论: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
师:大家讨论,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请其他组提出意见。
生4:可以,因为他们一步一步把其他粒子的可能性排除了,最后证明是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
生5:其实有后两步就足以证明了,不必要进行第一步。因为第三步可以同时证明氯离子和水分子都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生6:也可以只取三种溶液:水、盐酸、氯化钠溶液,就可以证明。
点评:训练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见解的评价,可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与概括性。
师:第一组的设计严密、科学、逻辑性强,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分析正确,正如生4评价的那样,是很值得肯定的。而后面几位同学的意见也是相当好的:精炼、简捷,也很科学。
第二组汇报:
生7:(讲解实验方案及设计思路)盐酸中主要有三种粒子:氯离子、氢离子、水分子。向盐酸溶液中加紫色的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看其如何变化,因为这时盐酸中的氢离子已经被氢氧根离子中和了,溶液中余下的是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若溶液红色退去,说明是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若溶液红色不退,再分别取水和氯化钠溶液,加石蕊溶液,看其如何变化。由此就可以证明是哪一种粒子使石蕊溶液变红。
生8:(进行演示实验,由其他二生配合,讲解操作步骤并报告实验现象)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ml盐酸溶液,再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向其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红色慢慢退去,变成紫色。
生9:(分析实验现象并报告实验结论)盐酸中有三种粒子:氢离子、氯离子、水分子。使石蕊溶液变红,可能是这三种粒子所为,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之后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而这时溶液的红色退去,说明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都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就是消失了的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
师:大家讨论,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请提出意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可以。)
第三小组汇报:
生10:(讲解实验方案及设计思路)取水少量放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再观察实验现象;再加入盐酸溶液,再观察实验现象。
生11:(进行演示实验,由其他二生配合,讲解操作步骤并报告实验现象)取水少量放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溶液仍不变红;再加入盐酸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生12:(分析实验现象并报告实验结论)水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不变红,证明水分子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再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仍不变红,说明氯离子也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再加入盐酸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是氢离子使石蕊溶液变红。
(还有一些小组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通过师生一起分析,最后确定是否合理。)
点评:这种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