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课程杂志社
欢迎访问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您所在的位置:通知公告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http://www.chinaxinkecheng.cn       点击:960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与案例
山东省莒南县教研室 徐连清 山东省莒南县城关一中 陈兆星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与“生态系统”一节(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属于“了解”水平的有:“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理解”水平的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和“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材在本节安排了“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等探究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1知识目标
   (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
 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
     (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
     (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3 课时分配  2课时

新课程